10 月 17 日消息,近年來,自動駕駛成為科技產業新星,其技術初創企業也成為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海外相關企業爭相上市,并吸引了大量投資金支持。然而,近期風向似乎轉變了。研究顯示,這些公司上市以來股價平均降幅超過 80%。
(14 家公司上市時估值與當前市值)
表現最差的公司包括自動駕駛卡車開發商 Embark、激光雷達技術公司 Velodyne Lidar 和 QuanEnergy,它們的股價跌幅超過 95%。其中,Quanery 和 Embark 今年還完成了反向股票拆分,以降低退市風險,結果市值進一步下降。
股價暴跌與利潤無關
當我們思考 2022 年激光雷達和自動駕駛汽車相關股票被大規模拋售的原因時,有一種可能性可以立即被排除。沒有人因為利潤下降而拋售這些公司的股票。畢竟,這些公司多數還沒有實現盈利。
目前也不清楚營收在多大程度上可能是導致股票拋售的驅動因素。那些已經可以獲得收入的公司基本上處于規模擴張的早期,而其他公司仍處于營收前的準備階段。這類投資從來不是對當前收益的押注,而是對大規模技術變革未來潛力的押注。
國內資本熱情依舊
鑒于公開市場對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興趣迅速降低,人們可能會認為,風險投資者會停止參與自動駕駛技術初創企業的大輪融資。但事實并非如此。
反觀中國市場,國內資本依舊保持熱情。據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研究所不完全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總計國內無人駕駛領域融資已超120余起,融資總額近350億元(包括IPO募資),上述企業涉及的應用領域包括港口、礦區、物流等應用領域。
相比國外,國內在無人駕駛產業雖起步晚但如今技術已發展成熟,走在世界舞臺前列。近年來,企業產品已進入到加速落地、商業化探索階段,同時國內已形成出海熱潮,不少自動駕駛企業具備國際競爭力,逐步擴大海外市場;并且,相比國外,國內擁有龐大市場基數,零部件產業鏈發展成熟,為整體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
如港口、礦山等領域,由于場景相對簡單,受限制因素少,因此越來越多的港口、礦山自動駕駛公司產品應用逐漸增多,限定場景的自動駕駛公司業務規模也有爆發趨勢。在此背景下,技術企業與資本良性發展,構建健康的產業環境。
由于自動駕駛量產落地變得更加可能,資本會更加看好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機會。同時,隨著政策的穩步開放,加速了產業的規?;?、商業化應用,自動駕駛的淘汰賽也自此拉開了帷幕。
在此,為進一步加強低速無人駕駛技術與場景的深度融合,重點推動無人環衛、無人礦區領域的規模商用,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特于11月15日在蘇州舉辦“2022中國國際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同期,由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研究所主編,慧拓無限、踏歌智行、路凱智行及名商科技等企業聯合參編的《礦區無人駕駛行業發展藍皮書(2022版)》將重磅發布,現場參會人員可免費獲得藍皮書一份,敬請期待!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