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助力穩經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按照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場景創新 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科技部發布《關于支持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強調,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發揮人工智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圍繞構建全鏈條、全過程的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生態,支持一批基礎較好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加強研發上下游配合與新技術集成,打造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桿型示范應用場景。
《通知》指出,首批支持建設十個示范應用場景,包括智慧農場、智能港口、智能礦山、智能工廠、智能家居、智能教育、自動駕駛、智能診療、智慧法院、智能供應鏈。其中多個示范應用場景的建設工作,將為低速無人駕駛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智慧農場
《通知》指出,針對水稻、玉米、小麥、棉花等農作物生產過程,聚焦“耕、種、管、收”等關鍵作業環節,運用面向群體智能自主無人作業的農業智能化裝備等關鍵技術,構建農田土壤變化自適應感知、農機行為控制、群體實時協作、智慧農場大腦等規?;鳂I典型場景,實現農業種植和管理集約化、少人化、精準化。
伴隨我國農業的集約化、規?;l展,近年來無人農機進一步加速落地。目前,農業生產中常見的拖拉機、播種機、插秧機、收割機、運糧機、噴霧機等農用機械都可實現無人駕駛。智慧農場應用場景的建設可為行業提供更多無人農機落地場景和配套支持措施。
智慧港口
《通知》指出,針對港口大型碼頭泊位、岸橋管理以及堆場、配載調度等關鍵業務環節,運用智能化碼頭機械、數字孿生集成生產時空管控系統等關鍵技術,開展船舶自動配載、自動作業路徑及泊位計劃優化、水平運輸車輛及新型軌道交通設備的協同調度、智能堆場選位等場景應用,形成覆蓋碼頭運作、運行監測與設備健康管理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超大型智能港口。
在《2021-2022中國港口無人駕駛產業發展藍皮書》中,據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數據、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研究所統計,2021年低速無人駕駛主要場景中,港口無人駕駛落地應用占比最高,約為16%。今年以來,天津港港口自動駕駛示范區(二期)正式揭牌、廣州南沙港四期碼頭建成投用、廣西北部灣港欽州碼頭正式啟用等等,又新增落地了一批批無人集卡、IGV智能裝備??萍疾抗膭钪С种腔鄹劭诮ㄔO,將進一步提速港口無人駕駛商用進程。(推薦閱讀:國內港口無人駕駛競爭格局解析(附港口藍皮書下載鏈接))
智慧礦山
《通知》指出,針對我國礦山高質量安全發展需求,聚焦井工礦和露天礦,運用人工智能、5G通信、基礎軟件等新一代自主可控信息技術,建成井工礦“數字網聯、無人操作、智能巡視、遠程干預”的常態化運行示范采掘工作面,開展露天礦礦車無人駕駛、鏟運裝協同自主作業示范應用,通過智能化技術減人換人,全面提升我國礦山行業本質安全水平。
人們生產生活所需的95%的能源、80%的生活原材料和70%的農資都來源于礦產資源,礦物資源運輸一直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但礦區長期存在的招工難、管理難、安全隱患大等問題,也成為限制礦區運輸作業發展的痛點。得益于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為礦區帶來了智能、智慧發展良方。據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研究所了解,目前中國礦山無人駕駛運輸市場規模近3000億/年,亟待行業進一步挖掘。
今年12月,低速無人駕駛產業聯盟、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研究所將主編發布《2021-2022中國礦區無人駕駛行業發展藍皮書》,深度解析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敬請期待。
智慧工廠
《通知》指出,針對流程制造業、離散制造業工廠中生產調度、參數控制、設備健康管理等關鍵業務環節,綜合運用工廠數字孿生、智能控制、優化決策等技術,在生產過程智能決策、柔性化制造、大型設備能耗優化、設備智能診斷與維護等方面形成具有行業特色、可復制推廣的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在化工、鋼鐵、電力、裝備制造等重點行業進行示范應用。
在智慧工廠,無人駕駛技術常見的應用環節主要為廠區室內外的物流配送。如在廠房內使用無人配送車運輸生產零部件,在廠區室外使用無人卡車、無人牽引車運輸生產物料等。目前,行業大部分廠區物流配送都是示范運營,真正實現商用的不多,國家政策支持有利于推動行業發展。
無人巴士
《通知》指出,針對自動駕駛從特定道路向常規道路進一步拓展需求,運用車端與路端傳感器融合的高準確環境感知與超視距信息共享、車路云一體化的協同決策與控制等關鍵技術,開展交叉路口、環島、匝道等復雜行車條件下自動駕駛場景示范應用,推動高速公路無人物流、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智能網聯公交車、自主代客泊車等場景發展。
據新戰略低速無人駕駛產業研究所調研,《通知》鼓勵支持的高速公路無人物流、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等,雖是自動駕駛領域前景可觀的兩大賽道,但要實際迎來規模商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相比之下,智能網聯公交車,特別是無人小巴在示范景區、示范園區的落地應用,更容易實現。(推薦閱讀:全球無人小巴“上路”預熱,中國走到了哪一步?)
據悉,《通知》公布后,科技部會以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成果為主要基礎,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為主要依托,充分發揮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企業作用,遴選一批支持建設的示范應用場景。
各地方科技廳(委、局)、試驗區向科技部推薦擬支持建設的示范應用場景,科技部經審核評估后,確定是否支持,并對建設達標的場景進行宣傳推廣。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